
2025年值得關注的觀星天象
依類別與時間序整理,安排絕佳觀賞計畫

2025/01/04 象限儀座流星雨
象限儀座流星雨是年度三大流星雨之一,與英仙座流星雨和雙子座流星雨齊名,活躍期間從12月28日持續至1月12日。根據國際流星組織(International Meteor Organization, IMO)的預測,今年極大期發生在臺灣時間1月4日凌晨2時左右, ZHR大約為80,但可能在60至200之間變動。當晚月齡僅3.6,不受月光影響,觀賞條件極佳,惟輻射點在午夜0時後才自東北方升起,至曙光出現前輻射點仰角也未達50°,因此實際觀察到的流星數量將較少。

圖說:象限儀座流星雨1月4日午夜3時於東北方天空示意圖。輻射點位於牧夫座頭部附近,午夜0時自東北方升起,因不受月光影響整夜都是觀賞的好時機。象限儀座為已被除名的星座,位於現在的武仙座、牧夫座與天龍座之間。
資訊來源: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 ( 參考網站 )
2025/01/16 火星衝日
火星衝約每789天發生一次。當火星、地球和太陽排成一直線時,火星位於地球與太陽的相反方向,因此整夜可見且相對最接近地球。然而,與木星、土星、天王星和海王星幾乎每年都發生「衝」的情況不同,火星衝的週期較長。這是因為火星與地球相對較近,且軌道週期不同。地球繞太陽一周約需365天,而火星需要687天。因此,地球約每789天(略多於兩個地球年)才能追上火星並將其推至衝的位置,此時火星與地球的距離相對最近。

2025/01/18-19 金星與土星接近會合
傍晚的天空中,金星與土星接近
1月的傍晚,在西南方的天空中可以看到金星與土星這兩顆行星。由於太陽系的行星各自以不同速度繞行太陽,因此在星空中的移動樣貌也不盡相同。若比較日落後1小時的天空中這兩顆行星的動向,可以發現金星的高度幾乎不變,而土星則逐漸往下移動。結果就是,在1月18日至19日之間,金星與土星會非常接近地出現在天空中。
金星與土星最接近的時間是在19日的清晨,但那時兩顆行星已位於地平線下,無法觀察。因此,在可以觀察的傍晚天空中,以18日與19日最為接近。這兩天的離角(註)幾乎相同,約為2.2度,相當於滿月視直徑(約0.5度)的4倍左右。
這段時間兩顆行星的亮度差異明顯,金星亮度為-4.6等,而土星為1.1等,金星亮度約為土星的200倍。在實際的天空中,很容易被金星的強光吸引,不過請務必試著尋找其旁邊的土星。雖然肉眼就能看到兩者接近的樣子,但若使用雙筒望遠鏡,便能將兩顆行星同時收入視野,並更清晰地看到相對昏暗的土星。

主要參考資料:
1.美國海軍天文臺計算軟體(Multiyear,Interactive,Computer,Almanac,,MICA)
2.美國航太總署日月食網站https://eclipse.gsfc.nasa.gov/
3.國際流星組織(International,Meteor,Organization,,IMO)https://www.imo.net/
4.國際掩星組織(International,Occultation,Timing,Association,,IOTA)https://occultations.org/
資料來源:由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 提供